News
资讯&洞见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洞见 洞见
探寻行业前沿、聚焦客户需求 —— 专业的见解看这里!鼎泰集团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
2024-10-09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寡核苷酸药物(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ONTs)不仅在罕见病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其他慢性疾病治疗领域(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也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1,2]。至 2024 年 9 月,全球范围内已有 20 种 ONTs 获批上市[3]。目前,国内已有 2 款产品获批上市,并有越来越多的 ONTs(主要为 siRNA)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有的即将启动关键性临床试验。在这些临床试验中,除了关注疗效以及对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之外,从伦理和监管角度考虑,对于受试者潜在生殖发育毒性风险的关注度将越来越高,这些风险通常通过动物试验进行评估。按照 ICH M3(R2)等指导原则,在启动后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之前需开展相应的生殖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ology,DART)研究。

早在 2014 年,有白皮书报道了当时对于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相关的考虑和案例分析,指导了很多后来上市药物的研发[4]。2023 年,HESI 通过问卷调查更新了关于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评价的实践。

鼎泰集团对 ONTs 的非临床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前期的系列文章中对已上市 ONTs 产品的临床开发路径和上市历程寡核苷酸药物药效学研究杂质控制策略临床药理学(点击文字查看往期内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期主题将聚焦 ONTs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的开展策略、设计原则、关注点、鼎泰集团平台研究能力等内容,以便为更多的 ONTs 药物的后期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全文共:10457 字 20 图

预计阅读时长:27 分钟


文章导览

01

寡核苷酸药物概述及产生生殖发育毒性的物质基础

02

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基本原则和开展策略

03

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注意事项

04

已上市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案例概述及启示

05

鼎泰集团寡核苷酸药物及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平台简介

06

结语



01

寡核苷酸药物概述及

产生生殖发育毒性的物质基础

ONTs 药物通常由 20~60 个核苷酸组成,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 RNA(siRNA)和适配体(Aptamer)等[5]。ONTs 主要通过 Watson-Crick 碱基互补配对原理(或其他原理)与 DNA、mRNA、pre-mRNA 杂交,能够“沉默”异常基因,或直接与蛋白结合,从而抑制 “错误”蛋白的表达或功能(图1)。

图1 ASO和siRNA药物的作用机制[3][6] 

天然寡核苷酸在细胞外稳定性低,易被核酸酶降解,并且由于分子量大和携带负电荷等特性,不易进入细胞。因此,为增强其体内稳定性,通常需要在保留生物活性的前提下进行化学修饰[7]。近年来,ONTs 在化学修饰和合成工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新型 ONTs 的研发创造了契机。业界已对 ONTs 的序列设计、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等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图 2 汇总了全球已上市的 20 款 ONTs 及其化学修饰。尽管如此,对于不同化学修饰的 ONTs 的非临床安全性,尤其生殖发育毒性,仍缺乏系统的认识

图2 全球已上市的 20 款寡核苷酸药物及其化学修饰汇总

寡核苷酸的骨架结构、药理学活性和脱靶作用均可能造成母体和胚胎-胎仔毒性。由于存在许多不同的结构亚类和生物学机制,单一的研究设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 ONTs。因此,需要对每个产品的 DART 进行特定的调整和优化[4],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设计科学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估方案。此外,ONTs 的药理学作用可能与生殖功能和子代发育密切相关,且可能对妊娠维持或胚胎发育产生影响。例如,硫代寡核苷酸易引起免疫毒性,可能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类似干扰素),导致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和生殖功能障碍等[8];某些 ONTs 也可在卵巢、胎盘等器官中检测到,可能导致细胞浸润,从而对生殖发育过程产生影响[9]。目前,ONTs 穿过胎盘屏障的机制尚未明确,深入研究胎盘转运机制对于评估其生殖发育毒性和指导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

研究设计基本原则和开展策略

 遵循的指南

ONTs 同时具有化学合成的小分子/新化学实体(NCE)和基因重组来源大分子/新生物实体(NBE)的属性[4]

一方面,ONTs 含有生物系统中非天然的化学部分,应关注其在细胞内的作用以及化学修饰的影响并遵循小分子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南。

另一方面,某些 ONTs 药物特性与生物制剂更相似,包括种属特异性、与内源性分子(即DNA和/或RNA)的结构相似性以及更长的半衰期和/或药效学作用。同时,ONTs 又可能具有脱靶效应

因此,ONTs 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不仅需要参考当前化药及生物制品的指南,还需结合已发布的白皮书及相关文献(详见图 3),并基于每种 ONTs 的产品特性进行评估。

  •  根据 ONTs 的适应症和覆盖的用药人群等因素,通常需要开展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其试验设计原则上可参考 ICH S5(R3)、S6(R1)及 PMDA《Guideline for preclinical safety assessment of 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实施时间可参考 ICH M3(R2)。

  • 一般可采用分段式试验策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特殊设计,比如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联合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评估的方式,试验设计将取决于特定ONTs的目标患者人群和药理作用[10]


图3 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的参考依据


 关注点和考虑因素

进行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时应同时考虑ONTs的化学结构和预期药理学的潜在影响。对特定靶点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生殖功能有关,并且在妊娠或胎仔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放大药理作用。对于大多数 ONTs,这种评估通常侧重于靶蛋白表达水平或功能降低的影响;还应了解特定靶蛋白的表达情况,以评估药物相关程度。对于 siRNA,评估则通常侧重于 RNA 家族表达增加的影响。

如果胎仔对 ONTs 的暴露量较低,则表明药物对胚胎或胎仔体内靶点直接产生影响的机会可能有限。有关胎盘转移的信息可能有助于评估药物对胚胎和胎仔的影响[11]。与药理学相关的母体生理变化不仅会影响胚胎着床和妊娠维持,还有可能导致胎仔畸形。

总之,开展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前应首先评估靶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胚胎、胎仔、幼龄动物体内和生殖器官及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预估靶蛋白表达抑制对生殖的潜在影响[12]

图4 寡核苷酸药物 DART 设计特别关注点[2]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动物种属

ONTs 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通常可以在生殖毒性试验常用种属(啮齿类动物/兔)中选择药理学相关种属,以助于解决生殖发育在靶毒性的问题。

通常,采用啮齿类动物进行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Fertility and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FEED)试验和围产期发育毒性(Pre-and Postnatal Development,PPND)试验,采用啮齿类和兔进行胚胎-胎仔发育毒性(Embryo-Fetal Development,EFD)试验。

图5 三段经典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替代分子的使用

日本指导原则和白皮书建议[4][11][13][14],当临床分子在啮齿类和兔中无药理学活性时,推荐采用替代分子进行 EFD 试验,替代分子也可用于评估与药理学相关的潜在生殖影响以及与化学主链相关的影响。

NHP 研究应仅在需要回答特定问题或替代分子不适用时使用。但也有文献提到,由于序列依赖性杂交活性的可能性最高且具有可靠的历史背景记录,NHP 是迄今为止用于 ASO 和 siRNA 候选分子非临床研究的最常见非啮齿类动物种属[15]必须使用NHP时也可考虑开展 NHP 的 ePPND 试验[12]但对于 ONTs,通常需要慎重考虑。特别是,啮齿类和兔生殖毒性风险的形成机制与人存在差异时,例如,诺和泰(Ozempic)的生殖毒性研究(尽管不属于同一类产品)。总之,相关动物种属的选择、给药方案以及是否使用临床候选分子或替代分子需要根据 ONTs 的特定产品属性慎重考虑。此外,当证据权重分析(如作用机制、基因修饰动物的表型数据、同类分子的类效应等)提示供试品存在对生育力或者妊娠结局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时,足以提供充分的信息来提示生殖风险,则不需要开展额外的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综上,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用于指导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指导原则。ICH 指南及 ONTs 相关白皮书为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基本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基于科学性原则,通过个例分析进行 ONTs 非临床研究评估。各国监管机构和 ICH 等正在积极规划与 ONTs 非临床安全性评估有关的工作,以期形成科学指导 ONTs 研发的指南。ONTs 的成功开发取决于不同情形采用适当的动物模型,进行可行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安全信息[4][11]


03

寡核苷酸药物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注意事项

基于 01 章节中所述的 ONTs 产生生殖发育毒性的物质基础,在生殖发育毒性试验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候选分子特性、动物种属的选择、试验剂量的设置、替代分子的必要性、分组和给药方案、药效学指标和暴露评估等。

 种属选择 —— 案例和启发

种属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 PK、代谢、对毒性的敏感性和药理学作用方面代表人类,其中首先应考虑受试物在啮齿类动物和/或兔中是否具有药理学活性。表 1 对已上市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类型和所用动物种属进行了汇总。

  • Inotersen、Volanesorsen、Patisiran 和Vutrisiran 的相关种属仅为猴,均采用啮齿类动物开展了临床分子和/或替代分子的 FEED 和 PPND 试验;

  • 除因适应症和用药人群仅为男性的产品外,其他已上市 ONTs 同时采用啮齿类和兔开展 EFD 试验。

  • 兔 EFD 试验均采用了临床分子,主要目的可能在于用临床分子在第二个种属中考察因脱靶效应带来的生殖毒性。

  • 考虑到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主要为男性,Eteplirsen、Golodirsen 一般毒理学重复给药中均未观察到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故均未开展 DART 试验。

  • Viltolarsen 和 Casimersen 的适应症也为 DMD,前者仅进行了雄性小鼠的 FEED 试验,后者则是伴随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进行了考察。

表1 已上市 ONTs DART 试验类型和动物种属汇总

左右滑动查看


注:”a”药理学活性相关种属;“-”表示未开展或资料中未披露;未单独标注供试品的,均采用的是临床分子;“Lead+Sur.”表示临床分子和替代分子;“Seg1+2 “表示生殖I、II段联合试验。



◆ 啮齿类动物和/或兔中具有药理学活性的情形

  • 进行标准的啮齿类和兔研究,参考常规小分子化药的设计。

  • 受试物仅在用于 EFD 研究的一个常规种属(大鼠或兔)中有活性的情况下,需在第二个种属的 EFD 研究中评估与 ONTs 脱靶效应相关的影响(如Givosiran、Inclisiran、Lumasiran均用了无药理学活性的兔作为第二个种属来考察 EFD 毒性)。

◆ 在啮齿类和兔中均无药理学活性,仅猴是相关种属的情形

  • 进行常规种属(啮齿类动物或兔)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是有价值的,同时设置替代分子考察与预期药理学相关的生殖毒性。如 Eplontersen 药理相关种属为猴,仅采用小鼠进行了临床分子和替代分子的 I-II 段联合试验,均未见毒性表现。可见亲代雌雄动物 Unconjugated eplontersen 水平于肝脏的累积增加,但在胎盘和胎仔肝脏中未检测到。替代分子可引起肝脏 TTR mRNA 水平显著下降,血清中正常胚胎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 a 水平下降,为临床提供风险提示。

  • 当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某种生殖毒物的特征时,如,在有特定生殖风险的 RNA 靶点(无法在啮齿类动物中解决)或基于一般毒性研究中的独特结果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在 NHPs 中评估生殖发育毒性[16]

◆ 无任何相关种属 (如抗微生物 ONTs) 

进行常规种属(啮齿类动物或兔)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参考小分子化药。如有条件设计替代分子,同时需要采用替代分子在生殖毒性预试验和/或正式试验中,评估药理作用相关的生殖毒性风险。

 剂量选择

◆ 高剂量组的设置

表2 高剂量组设置的考虑因素

◆ 低剂量组的设置

预期观察到生殖发育毒性的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 ,低剂量通常应为 MRHD 人体暴露的较低倍数(如 1-5 倍)。如在 Mipomersen 的小鼠 I 段和 II 段试验、兔 II 段试验中,在 MRHD 2 倍和 5 倍暴露量下,未见生育力和胚胎-胎仔毒性。

替代分子的设计与分组

如果替代分子在单剂量水平就观察到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可能需要进一步确定与药理学相关的生殖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获得 NOAEL。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仅在最高剂量水平对临床分子进行毒性考察。这一策略适用于采用安全性已知的替代分子,因其化学结构相关的生殖毒性潜力已被充分评估。如 2019-Volanesorsen 首先设置低剂量的替代分子组,因未观察到生殖功能相关异常,为了进一步考察生殖毒性和剂量效应关系,又开展了中、高剂量的替代分子试验,最终确定 NOAEL 为低剂量。

图6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种替代分子组的设计

 给药方案

ONTs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短,组织半衰期和 PD 半衰期往往很长,临床给药频率较低(每周给药或更长),因此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给药频率需要具体考虑,而不是参照临床给药方案。如 Vutrisiran,临床给药频率为 Q3M,已经证明肝、肾可以将药物完全清除,所以提高了给药频率(大鼠生殖毒性试验给药频率为 QD 或 QW)以确保子代离乳前的关键发育期有足够的持续性母体和胎盘暴露。

图7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中给药方案的考虑

 药效学生物标志物考察

如果已在前期试验中考察了对药效学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则不再需要在生殖发育毒性试验中进行药效学生物标志物检测(如 Lumasiran,在猴重复给药显示 HAO1 mRNA 的剂量反应性沉默,QM 4 mg/kg 或 QW 2 mg/kg 沉默率高达 99% );使用替代分子时,建议考察 PD 指标,以及相关基因沉默或蛋白表达已知是否引起其他的蛋白改变。如 Mipomersen 在 EFD 中评估了临床分子和替代分子对 LDL/VLDL 水平的影响(但实际均未降低 LDL/VLDL 水平)。

 暴露评估

研究表明[9,17],胎盘转移不良,胎盘中检测到的浓度一般较低,胎儿暴露的浓度也低于可检测到的浓度。因此,类似的结构和化学亚类在组织中的药理作用预计很低甚至不存在。由于 PK 特性通常与序列无关,可能不需要对所有类别的分子进行暴露量检测,或者可能仅需要对某一特定化学类别进行初步检测[4]

ONTs 血浆代谢快,组织半衰期长,主要分布与肝脏和肾脏。如果已经有来自同一种属其他研究的数据,则可能不需要详细评估血浆浓度与 AUC。建议检测母体靶器官组织浓度,评估胎盘或胎仔组织中的浓度(如Mipomersen、Nusinersen、Volanesorsen等)。

根据 ICH S5(R3)指南,评估时需确认妊娠状态下的暴露水平,必要时,测定胚胎或胎仔的药物浓度,或采集乳汁或检测离乳前子代的暴露。如 Inclisiran、Givosiran、Patisiran 等。

此外,还需考虑评估非预期的免疫刺激作用的潜在影响,如用 TLR3、7 或 8 激动剂给与妊娠小鼠后,可引起妊娠依赖性高血压和类似子痫前期的母体变化[18,19]

综上,科学的设计和母体评估是 ONTs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的重要考虑点。


04

已上市寡核苷酸药物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案例概述及启示

鼎泰集团系统调研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 ASO、siRNA、适配体等药物的研究案例,并汇总了其主要生殖发育毒性表现(因篇幅原因,在本文中未发布)。从中得到很多有益于后期试验设计的启示:


  • 种属选择

siRNA 的生殖毒性试验通常采用啮齿类(大鼠和小鼠)和兔(仅EFD)。当相关种属仅为 NHPs 时,大多使用了替代分子来进行相关毒性风险的评估;暂未见采用 NHPs 进行生殖发育毒性的报道。

此外,部分产品生殖发育毒性试验动物种属的选择,遵循了 Case by case 的原则,结合产品的具体特点和用药人群情况进行了调整。
  • 给药频率

药代动力学特征
动物的生理状态和耐受性
参考类似药物或化合物的给药频率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行为、生理指标和神经发育情况,以确保给药频率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剂量设置

参考前期的非临床试验数据
考虑药物作用机制和靶组织
参考类似药物的给药剂量
  • 毒性解读

基于 ONTs 的分布特点,FEED 风险相对较小;

基于 ONTs 的胎盘转运效率和生物学效应,EFD 试验结果与之相匹配;

基于其免疫激活等作用,会产生一定的生殖发育毒性;

替代分子的毒性结果,可为临床生殖发育毒性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上述调研和理解,本机构已完成了多套ONTs产品的生殖发育毒性评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望与更多客户深度合作,为我国ONTs的研究提供助力。



05

鼎泰集团寡核苷酸药物

及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平台简介

 经验丰富的多种属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经验积累

鼎泰集团致力于为 ONTs 的开发提供多种属(大鼠、小鼠、家兔、食蟹猴等)生殖和发育毒理学综合服务。

我们在雌雄动物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FEED)、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EFD)、围产期发育毒性试验(PPND)、增强的围产期发育毒性试验( ePPND )及各阶段联合试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研究可充分评估受试物对整个生殖周期的潜在影响,并进行功能评估,包括神经行为测试和子代发育情况等。

 技能扎实、高效匹配研究目的生物分析平台

鼎泰集团拥有 6 大分析平台(免疫分析平台、细胞分析技术平台、qPCR平台、LC-MS/MS及LC-HRM分析平台、超灵敏分析平台、多因子检测平台),能够满足 siRNA 双链或 AS 高灵敏度生物分析、免疫激活相关指标监测的需求。此外,我们已建立了丰富的生物样本库,为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中可能涉及的生物分析(包括暴露量评估、药效学生物标志物检测)提供客观、科学的检测数据。


06

结语

ONTs 的生殖发育毒性可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化学修饰、胎盘转运效率、药理学活性、母体毒性等。因此,客观评估 ONTs 的生殖发育毒性,需要结合产品特点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和综合分析。目前尚无针对 ONTs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的指导原则。已上市产品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设计和结果较好地支持了其在目标人群中临床试验的开展,也为新的 ONTs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鼎泰集团在深度汇总和理解已上市药物生殖发育毒性案例、行业白皮书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监管机构和寡核苷酸安全工作组(OSWG)发布的相关建议和共识文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期待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资料:

[1]Gheibi-Hayat S M, Jamialahmadi K.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DN) Technology: Principle, Mechanism and Challenges [J]. Biotechnol Appl Biochem, 2021, 68(5): 1086-94.

[2] Roberts T C, Langer R, Wood M J A. Advances in oligonucleotide drug delivery [J]. Nat Rev Drug Discov, 2020, 19(10): 673-94.

[3] Gerthoffer W. Epigenetic Targets for Oligonucleotide Therapie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J]. Int J Mol Sci, 2020, 21(23).

[4] Cavagnaro J, Berman C, Kornbrust D, et al. Considerations for assessment of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oligonucleotide-based therapeutics [J]. Nucleic Acid Ther, 2014, 24(5): 313-25.

[5] Kim S, Graham M J, Lee R G, et al. 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 (HB-EG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protected against hyperlipidemia-associated atherosclerosis [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9, 29(3): 306-15.

[6] Alshaer W, Zureigat H, Al Karaki A, et al. siRNA: Mechanism of action, challenge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J]. Eur J Pharmacol, 2021, 905: 174178.

[7] Pourshahian S. THERAPEUTIC OLIGONUCLEOTIDES, IMPURITIES, DEGRADANTS,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 [J]. Mass Spectrom Rev, 2021, 40(2): 75-109.

[8] Delannois F, Planty C, Giordano G, et al. Signal management in pharmacovigilance and human risk assessment of CpG 7909, integrating embryo-fetal and post-natal developmental toxicity studies in rats and rabbits [J]. Reprod Toxicol, 2018, 75: 110-20.

[9] Henry S P, Denny K H, Templin M V, et al. Effects of human and murin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hibitors of ICAM-1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fetal development, and post-natal development in mice [J]. Birth Defects Res B Dev Reprod Toxicol, 2004, 71(6): 359-67.

[10] 王恒, 李华, 汪溪洁, et al. 小核酸药物非临床特点和药理毒理评价策略 [J]. 中国新药杂志, 2022, 31(12): 1137-45.

[11] Hirabayashi Y, Maki K, Kinoshita K, et 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Japanese Research Working Group for the ICH S6 & Related Issues Regarding Nonclinical Safety Assessments of 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Biopharmaceuticals [J]. Nucleic Acid Ther, 2021, 31(2): 114-25.

[12] 余珊珊, 胡晓敏, 王海学, et al. 治疗用单链寡核苷酸药物的非临床研究评价概述 [J]. 中国新药杂志, 2018, 27(10): 1122-9.

[13] Pmda. Guideline for preclinical safety assessment of 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 2020. [J]. 2020.

[14] 周宇, 王士奇, 孙涛, et al. 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寡核苷酸治疗产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指南介绍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 38(22): 2788-92.

[15] Andersson P. Preclinical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rapeutic Oligonucleotides [J]. Methods Mol Biol, 2022, 2434: 355-70.

[16] Goyenvalle A, Jimenez-Mallebrera C, Van Roon W, et 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Pre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J]. Nucleic Acid Ther, 2023, 33(1): 1-16.

[17] Henry S P, Denny K H, Templin M V, et al. Effects of an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hibitor of human ICAM-1 on fetal development in rabbits [J]. Birth Defects Res B Dev Reprod Toxicol, 2004, 71(6): 368-73.

[18] Zhang J, Wei H, Wu D, et al. Toll-like receptor 3 agonist induces impairment of uterine vascular remodeling and fetal losses in CBA x DBA/2 mice [J]. J Reprod Immunol, 2007, 74(1-2): 61-7.

[19]Koga K, Mor G. Toll-like receptors at the maternal-fetal interface in normal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disorders [J]. Am J Reprod Immunol, 2010, 63(6): 587-600.


分享文章:
推荐新闻
Arrowhead 在 CNS 疾病领域基于寡核苷酸的技术革新和实践经验
2025-03-26
全景解读丨INHBE GalNAc-siRNA,ALK7 Lipid-siRNA最新进展
2025-03-19
助力创新转化 —— 鼎泰集团非临床研究先进给药技术盘点
2025-03-13
世界青光眼日 | 鼎泰集团眼科专业解读:血管异常早现,青光眼防治需“抢前一步”
2025-03-13
致敬爱耳日 | AK-OTOF 基因疗法开启听力新纪元,鼎泰集团助力耳科药物精准评价
2025-03-13
鼎泰分子病理,助力寡核苷酸药物研发
2025-02-24
年度干货丨CDE 一般性技术问题汇总
2025-01-26
他山之石-6丨GalNAc-siRNA 药物 Nedo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
2025-01-08
一文掌握 | 鼎泰集团 2024 年度科研干货合集
2025-01-08
N-of-1 Clinical Trials(Series Ⅲ)
2024-12-13
N-of-1 Clinical Trials(Series II)—— Nonclinical Studies
2024-12-04
N-of-1 Clinical Trials(Series I)
2024-11-29
众里寻他千百度 —— 首个获批上市的 TCR-T 非临床研究思路和临床开发路径
2024-11-11
探寻行业前沿、聚焦客户需求 —— 专业的见解看这里!鼎泰集团寡核苷酸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
2024-10-09
CNS 寡核苷酸药物早期研发:Arrowhead 的经验
2024-10-08
不怕贴秋膘! ALK7 siRNA 脂肪递送、精准减脂,鼎泰 KBI 打造影像学小蛮腰
2024-09-24
寡核苷酸药物:致癌性试验一般考虑
2024-09-12
PD-L1 表达阳性转移性 NSCLC,依沃西单抗(AK112)头对头对比帕博利珠单抗 III 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和研发历程回顾
2024-09-09
ANGTPL3 siRNA,降脂新思路
2024-08-30
鼎泰智声 | 毒理学研究结果与首次人体试验(FIH)起始剂量设计、剂量优化
2024-08-30
他山之石-5丨siRNA 迭代药物 Vutri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
2024-08-23
选择困难?NHP ePPND,鼎泰准备好了!
2024-08-23
减脂保肌,INHBE 有态度,KBI 有招数
2024-07-15
寡核苷酸药物临床药理学考量和案例分析
2024-07-08
寡核苷酸药物的中枢直接递送技术和常见组织病理学改变
2024-07-08
他山之石-4丨siRNA 药物 Incli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
2024-07-08
ADC 临床剂量优化的一般考虑
2024-07-08
他山之石-3丨siRNA 药物 Luma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下)
2024-05-17
他山之石-3丨siRNA 药物 Luma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上)
2024-05-17
前沿资讯 | 17th WRIB 白皮书part 3精彩议题回顾
2024-04-30
他山之石-2 | siRNA 药物 Givosiran 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
2024-04-30
他山之石丨6 款 siRNA 药物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2) —— Givosiran(Givlaari®)
2024-04-30
他山之石丨6 款 siRNA 药物上市历程及临床开发路径总结(1) —— Patisiran(Onpattro®)
2024-04-30
siRNA药物开发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 非临床药效学研究
2024-04-02
siRNA药物非临床研究价值的延伸 —— 杂质控制
2024-04-02
临床开发失败siRNA:复盘与启示
2024-04-02
靶向FRα的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 (Elahere)的上市路径回顾和对ADC药物非临床开发的启示
2023-12-29
全球已上市ADC药物非临床研究路径调研(3) —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篇
2023-12-29
全球已上市ADC药物非临床研究一览(2) ——微管抑制剂篇
2023-12-05
全球已上市ADC药物非临床研究一览(1)
2023-11-23
药政解读 | CDE《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学习领会和相关案例分析
2023-10-13
前沿资讯 | FDA CGT产品非临床评价网络研讨会复盘与鼎泰理解(第4期) 及全部会议内容简述
2023-09-27
前沿资讯 | FDA CGT产品非临床评价网络研讨会复盘与鼎泰理解(第3期)
2023-09-22
前沿资讯 | FDA CGT产品非临床评价网络研讨会复盘与鼎泰理解(第2期)
2023-09-14
前沿资讯 | FDA CGT产品非临床评价网络研讨会复盘与鼎泰理解(第1期)
2023-09-14
ICH S12《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生物分布的考虑》要点汇总(上)
鼎泰集团生物分析团队对 S12 进行了要点汇总,并结合已上市 GT 产品的生物分布研究对该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指南的理解和运用,与同业者沟通、交流。
2023-07-07
寡核苷酸类药物免疫原性风险及评估策略
本文简要综述影响寡核苷酸药物免疫原性的因素,以及评估时的考虑因素和分析方法检测策略。
2023-07-07
眼科专题 | 干细胞产品治疗视网膜变性
2023-07-07
浅谈ASO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估中的主要考量因素
本文汇总了已上市ASO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并通过对上述药物非临床研究结果的回顾,分析了非临床研究在指导ASO药物临床开发中的价值和局限性,探索非临床安全性评估中主要的考量因素,以期为后续ASO新药的开发与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07-07
从iPSCs到类器官, 浅析专病领域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
类器官(Organoids)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基础医学研究、转化医学及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精准医疗以及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等方向凭借其先天优势引起了极大的市场关注,成为各大药物研发机构、CRO公司争相布局的战略点。
2023-07-07
泪液的采集方法、处理过程及不同采样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眼睛分泌的泪液不仅具有湿润眼球和免疫与防御功能,还含有大量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的信息。摄入的药物或毒品也可能经由泪液分泌排出。此外,由于眼睛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挥发物、气溶胶与可溶性颗粒也可能进入眼睛而转移至泪液中。所以,泪液的成分分析在疾病诊断、药物分析、毒品检测以及环境健康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通过泪液建立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能够加深我们对眼部和全身性疾病的了解。
2023-01-05
CDE关于ICH S1/S1B(R1)药物致癌性试验指导原则宣讲会回顾及FDA专家对减少致癌试验动物使用最新指南的解读
随着药物研发的推进,致癌性试验成为支持部分药物上市申请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鼎泰团队对药物致癌性试验的必要性、致癌性试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以及致癌性试验相关的资源可及性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本文通过回顾《ICH S系列指导原则宣讲会》,及FDA对减少致癌试验动物指南的解读,提出鼎泰团队对药物致癌性试验的思考和建议,力求为国内同行、新药研发企业和审评机构提供参考。
2022-11-23
GalNAc-siRNAs药物ADME特性及PK-PD模型
寡核苷酸药物研发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FDA已批准 10款反义核苷酸(ASO)和5款siRNA药物上市。在寡核苷酸药物研发过程中,递药系统起着关键作用,其中GalNAc  (N-乙酰化的半乳糖胺)直接与寡核苷酸结合或将其修饰到特定的递送系统作为靶向部分,以nM级高亲和性结合ASGPR,在蛋白介导作用下将GalNAc及核酸摄取进入肝细胞,是当前最常用的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之一
2022-11-23
订阅我们的新闻,实时了解最新资讯,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