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分子机制和整合生理学国际研讨会 肥胖等代谢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盛行,使代谢研究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话题。10月13日-15日,国际知名细胞杂志社(Cell Press)携手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举办“肥胖的分子机制和整合生理学国际研讨会”。 来自全世界20个国家,450余名代谢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肥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核心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讨论与展望。 鼎泰集团作为专病领域一体化研发赋能的新型CRO,旗下科灵生物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肥胖模型上有丰富的研究经验,高质高效地完成过多个肥胖相关的临床前药效项目。大会现场,鼎泰集团科灵生物展示研究成果海报,代谢领域项目负责人纪少珲博士亲临现场与众多学者交流非人灵长类肥胖模型的技术能力。 开幕致辞 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本次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代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蓬,以及本次论坛组委会细胞杂志社代表Kristan van der Vos出席论坛并致辞。李蓬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Mikael Rydén教授,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Tobias Walther教授发表大会主旨演讲。
鼎泰集团科灵生物海报展示 海报电子版本可于大会方官网下载,也可联系我们获取: 联系电话:0871-65952836 邮 箱:bd@kbimed.com
鼎泰集团科灵生物两类肥胖疾病模型 鼎泰集团科灵生物在食蟹猴群中建立起自发性和高脂饮食诱导两类肥胖模型,这两类模型皆伴随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与人类肥胖症两大成因——过食和高脂饮食高度契合(见下图)。 自发性肥胖模型更适合于评价作用于内源性脂肪生成机制的药物;而高脂诱导肥胖模型更适合于评价治疗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肾并发症的药物。 这两类模型为不同发病机制的新药研发,提供了针对性的选择,同时弥补了常用实验动物(如啮齿类)在肥胖形成机制与人的种属差异的缺陷(如脂肪细胞棕色化、脂蛋白代谢)为更好地评估新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转化提供基础。 更多疾病模型/研发服务请扫码与我们联系